進入6月份以后,鐵礦石供需緊平衡格局仍無緩解跡象。6月份,鐵礦石港口疏港量持續在280萬噸以上的高位運行,顯示鋼廠需求仍然較為旺盛。外礦發運雖較前期有所恢復,但仍低于去年同期,這種供需缺口直接反映在港口庫存上。截至6月21日,45個主要港口的進口鐵礦石庫存為11752.3萬噸,這是港口庫存連續第七周下降。與4月5日的庫存高點14843.43萬噸相比,在2個月的時間內,港口庫存下降了3091.13萬噸。市場普遍認可港口庫存的警戒水平在1億噸至1.1億噸之間。
按照現在的需求量計算,港口庫存只有30天水平,已經是近3年最低,且鋼廠廠內庫存也處于近3年低位。
此外,宏觀政策也在不斷改變市場預期。6月10日,允許部分地方專項債作為項目資本金的消息刺激了二級市場,疊加外礦發運數據環比大幅回落,鐵礦石繼續長陽強勢拉漲。此后,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風險防控措施,鐵礦石回落調整后快速企穩。隨后,中美談判再出利好,提振市場情緒。受風控措施拖累而與現貨價差拉大的1909合約一舉沖破800關口,上周四又隨現貨和海外掉期價格上漲而續刷新高,漲至837元/噸,創2014年2月底以來最高位。
因此,綜合來看,供需失衡才是支撐鐵礦石暴漲的核心所在。目前,鐵礦石現貨價格飆高,普氏鐵礦石指數已然升至117.55美元,中國北方港口鐵礦石每濕噸價格連續暴漲45元至855元,吸引期貨價格重心上移。